2)第七十六章.大青粟子_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玉,你记住了,上山打围,你的狗要是反常,你就立马回家!

  别管多大野猪,哪怕是金猪,你也马上带狗下山。”

  “啊?”李宝玉听懵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见他不懂,赵军却没办法和他解释。

  其实,这番话是前世一个老人告诉赵军的,可惜那个时候的赵军也不明白。

  但在他放下猎枪,不再打猎以后,赵军回顾自己的打猎生涯时,才发现如果当初听了老人的话,或许可以避免很多的事。

  王大龙家的狗帮,在整个林区都小有名气。

  他那五条狗,除了那只白狗一岁多,其他四条狗都是三年以上的猎狗。

  不说多硬,但干活绝对没问题。

  这样的狗帮,主人背枪跟在后面,就算再累,也不会裹足不前的。

  如此,此行必是不善。

  赵军不去探究其中缘由,也不去看那个热闹。

  原因无他,只因王大龙那个人不好相处,别看刚才有说有笑,但要是遇到了事,可就是另外一幅面孔了。

  二人顺着北岔子往山对侧走,多不多时就看见了一连串的脚印。

  李宝玉在前面观察了一会儿,回到赵军身旁,道:“哥哥,狍子!”

  “嗯,小点声。”赵军道:“慢慢往前跟。”

  “好!”李宝玉压低了声音,又道:“哥哥,今天能让我打两枪么?”

  “我先打。”赵军说:“咱俩咋也不能白来啊,先整个狍子回去包饺子。要再有机会,你再打。”

  “那也行吧。”

  商量好了以后,二人就不再说话,掐着脚印鸟悄地往前跟。

  越往前走,二人越是小心翼翼;越往前走,二人脚步越放越轻。

  因为,哪怕没看见狍子影,他们也知道,快看见狍子了。

  这是咋分辨出来的?

  经验。

  想打猎,必须对山形地势、猎物习性,都有所了解。

  前面原本是片林子,还是片被伐过的林子。

  山场伐林,有两种规模。

  一种是皆伐,就是把一个小号内,所有的林木全都伐倒,一棵不留。

  还有一种,叫择伐,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有选择性的砍伐。

  在一个小号的林子里,挑那个够粗的砍,不够粗的留着,让它接着长。

  而前头这片林子,前年冬天刚被皆伐,留下了一个个树墩子。次年,有新枝从树墩子上拱了出来,上面还生出不少嫩芽、嫩叶。

  狍子,最喜欢吃这种嫩芽、嫩叶。

  眼看着狍子脚印奔那边去了,不用去看,就能知道,现在这一帮狍子,就在那里面放食,啃那些嫩枝、嫩叶呢。

  二人走在距那片皆伐林子五百米开外时,赵军突然抬手示意,示意李宝玉停下,他自己一个人端着枪,猫着腰,一步步地慢慢向前走去。

  当来在约四百米之处时,赵军隐隐就能看见,在那片细林里,有什么东西在来回走动。

  赵军又往前摸,当来在三百米处时,他整个人单膝跪在雪地中,端枪前瞄。

  一伙狍子,五只。

  最大的那只,背上皮毛泛着青色,体重在一百二十斤开外。

  这种狍子,在东北叫大青粟子或青盖子。

  “就是你了!”赵军心想,打就挑大的大,当即便瞄准那大青粟子,一扣扳机,就听“嘭”的一声。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