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去县城_农家甜妻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用来御寒。

  “爹,大伯,这县城是啥样的?是不是很热闹,卖的东西特别多?”

  这牛车实在颠的厉害,坐惯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杨舒宁难受极了,只能和杨志顺他们聊聊天,来转移注意力。

  盼着时间赶紧过去,能快点到达目的地。

  “县城啊,你大伯我也就去过两次,没见识过什么,不过县城是真的大,人多,卖的东西也多。”就是银子太不经花,比镇上的东西贵了两倍不止。

  一碗阳春面就要十文钱,在镇上也就七文一碗,面还多多了,县里的根本就吃不饱。

  当然了,这些话她也不会说给杨舒宁听,小孩子不适合听这些。

  杨志顺笑笑,“我倒是去过好几次,但也没怎么逛过,就知道西街是卖一些自家产的东西的,和镇上的价格差不多。”

  “这样啊!”杨舒宁听着也笑了笑,“那大伯和爹你们知道,县里有什么大型的医馆吗?”

  “咱们的人参小医馆可吃不消,得找大医馆,才能卖一个好价钱,不然就糟蹋了这样的宝贝了。”

  “嘿嘿,谁说不是呢,我听人家说,县里的尚药堂就不错,大夫医术很高,做生意也实诚,给咱们老百姓看病还可以欠着药钱慢慢还。”

  “尚药堂我也听说过,听说他们时不时的还会弄一个义诊,在百姓里的名声很好,据说尚药堂的老板是宫里的老御医,告老还乡后在老家开了这么个医馆。”

  杨舒宁听着他们说,这个尚药堂要是真这样的话确实是造福百姓的好医馆。

  既然是告老还乡的老御医,那人脉应该也不差,她以后或许可以多弄一些药材出来。

  还有她制药的本事,做出来的药丸也可以拿去卖。

  不过,这些都要先去尚药堂看过再说。

  一路上杨舒宁问了许多问题,杨志远和杨志顺也都一一解答,虽然大多数也是他们从别人嘴里听来的,不过听着也很不错。

  她对这里也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直说这话,牛车也就没那么难熬了,两个时辰后三人顺利来到了县城门口。

  杨志远赶着牛车去了不远处的寄放处,交了三文钱,领了一个牌子。

  牛车不能进城,只能放在这儿,让人照看着,走的时候凭牌子把牛牵走就行。

  进了城,扑面而来都是欣欣向荣,热闹非凡的场面。

  大街上,穿着古装的人群来来往往,有穿着棉布衣服打扮的好看的,也有穿着麻布衣服平平常常的。

  左右两边开满了店铺,还有许多小摊贩在大声吆喝着招揽客人,也有和客人讨价还价的。

  时不是还有嬉闹的孩童穿插其间,你追我赶,没一会儿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走在这随处都透露着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杨舒宁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她已经不是在以前高楼大厦的世界了,而是现在这古色古香的时代。

  杨舒宁对什么都很好奇,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左瞧瞧右看看,跑的不亦乐乎。

  大家也只是看了一眼就各自干自己的事儿去了。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