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耍流氓 下_七零年代小炮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了姜,这水就十足的辛辣,阮文总觉得辣嗓子。

  她实在不爱喝。

  阮秀芝把侄女养大,阮文眼珠子一转她就知道这小皮猴又打了什么主意,还能不知道她这会儿在想什么?

  一个眼风扫了过去,阮文登时怂了。

  捏着鼻子把这一碗姜糖水灌了下去。

  一脸的苦样。

  阮秀芝十分满意,说了和周建明类似的话,“少跟那些知青来往。”

  幺蛾子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招惹了一身骚呢。

  知青是文化人,刚来村里的时候,村里人谁不仰着头看他们?

  世世代代黄土地里刨吃食的人,最是敬重有文化的人。

  然而相处的时间久了,滤镜慢慢的没了。村里人都瞧得出来知青们干活的时候直划水,书虽然读的多但没啥用,也没见他们帮忙提升粮食产量啊。

  原本的敬重也就消失了大半。

  今天赵明柱家的话阮秀芝虽然不信,但还是多交代了句。

  阮文抱着姑姑的胳膊,“我知道啦,我明天就去上班,哥哥监督着我。”

  女儿家就是有不少好处的,你指望儿子抱着你胳膊跟你撒娇?

  做梦去吧!

  阮秀芝戳了下侄女的鼻子,“快放开我,我去把那猪头肉热一热,准备吃饭。”

  阮文去厨房帮忙。

  周家是典型的农家小院,方方正正的院子被土坯墙围了起来,一间正屋两个配房。阮秀芝住在正屋,周建明和阮文占据东西两个配房。相较于村里其他人家,周家人口少,住的也宽松的多。

  房子是用那大块的土坯盖的,这还是死去的周父结婚前自己盖的房,黏性十足的黄油泥混着剁碎了的小麦秸秆,用模具一个个的拓出来。

  房子下面是半米高的青砖,夯实了地基。

  上面是大块的土坯。

  和黄土地打了几千年交道的国人,住在这土坯房里,见证了生与死。

  以及如何做饭。

  阮文前世倒是会做饭,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点外卖。

  这会儿别说外卖了,有的村子连电都用不上,王家沟靠近县城,近水楼台扯了电线,但村里村民不舍得用,太奢侈了。

  大部分人家都还用着煤油灯。

  阮秀芝倒没拉着儿子侄女一起艰苦奋斗,家里小灯泡亮着。

  占据院子东南一角的矮小厨房里,晕黄的灯光下,地锅里的小米粥澄黄澄黄的像是熬出了一层米油。

  灶台上放着一盆煮地瓜。

  旁边紧挨着的是一盘切好了的猪头肉,薄薄的一片染了酱色的肉和葱白拌在一起,卖相十分好看。

  在物资并不丰盛的七十年代,这样的晚饭已经足够的丰盛,毕竟有的人家一年到头也就过年那会儿能吃块肉嘴里过过味。

  阮秀芝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一个鸡蛋,脱去外衣的鸡蛋直直塞到了阮文嘴里。

  阮文觉得这几近于谋杀!

  她差点被噎死!

  阮文连忙拿了个碗,从锅里舀了一勺米汤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