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0 天山雪莲_七零年代小炮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的转移了话题,“您来这里一个多月了,有什么收获没?”

  “有啊,你不是说要搞一批种子过来吗?弄到了没?”

  “还没。”阮文轻咳了声,她总不好一直催着何部长,就算这是罗嘉鸣的舅舅,那又如何?

  又不是她舅舅。

  “那也不着急,不过我今天听小李说来了好几台机器,你会操作吗?”

  “那有什么难的。”其实现代化机械作业操作并不麻烦,只是那机器格外的大块头,看着特别的唬人而已。

  阮文买来的机器是配套的,从棉花播种机,地膜铺盖机到采棉机,可谓是一体式服务,大卡车她就没再采购,这玩意东北那里多得是。

  拿出她那翻译的差不多的小本在,阮文跟老教授聊了起来。

  其实很多东西都没什么用。

  “你要是能把东西运出去,这用处倒也不是没有,这边昼夜温差大,适合那些耐旱耐寒的水果生长,关键是结出来的果子也特别的甜。”

  阮文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可以搞出口?”

  “是啊,做出口,不过瓜果的保鲜日期短,这个不好说。”李教授感慨万千,“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法是对的。不过还好,我最近想出了另外一个能够大规模种植的作物。”

  阮文眼前一亮,“咱们可能想到一块去了。”

  一老一少几乎是异口同声,“甜菜。”

  李教授看向阮文的神色透着几分满意,他跟其他两个学生说,“看到没,你们小阮师姐可不是农学系的学生,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就得什么都懂得。”

  这俩人,正是当初阮文在李教授那里见到的。

  能够舍弃省城的大学生活来到边疆,阮文心底里也是佩服的。

  “您忘了之前有给过我一个小本子?”

  “我还教了那么多学生呢,但融会贯通的有几个?”

  聪明没什么好否认的。

  李教授细细说了起来,“甜菜和甘蔗是制造糖的原材料,甘蔗主要生长在南边,边疆这里气候环境不合适,但种甜菜刚好。”

  “一则它生长条件没那么严苛,关键是还耐寒,加上这里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很是可观。二来甜菜制糖后的滤泥还能用来施肥,应了那句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可以说是循环利用再好不过。”

  边疆这边是艰苦了些,但并不代表没有可发展空间。

  最重要的,还是得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子。

  岩盐储备丰富,但这玩意搞不了出口。

  糖就不一样了,谁不需要糖?

  别说欧美,就隔壁的哈国对糖需求量就很大。

  糖出口路子多,不用担心没销路。

  “那行,咱们就兵分两路,棉花和甜菜。”

  多一条路子就多一个希望,有的选的情况下,阮文绝不会把宝压在一条路上。

  ……

  边疆这边天黑的晚,不过阮文还是早早地回去睡觉,第二天她醒来时,外面还有些黑。

  她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