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得出趟远门_我真就是个键盘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

  张维南脸上立即堆起了笑容:“千企不要啊!梅叔叔,手下留情,多谢,多谢了!”

  口头感谢,惠而不费,正当梅哲仁想打发这个胖老小子时,张维南给梅哲仁来了些实在的。

  “梅叔叔,我听卢征峰说您要单晶银来做实验搞冷聚变?”

  梅哲仁不高兴了,莫不是张维南思想局限性也大,于是他板起了脸:“怎么,你有不同看法?”

  张维南脖子一缩,本就不明显的脖子变没了,成了个葫芦样,油光水滑。

  “没有,叔您怎么能这样看我呢!我不但不反对,还能帮上忙。”

  梅哲仁细一想问了句:“你这有单晶银?”

  张维南笑得越发甜了:“多了,南海基地要造潜艇啊,单晶银是关键材质。”

  奇怪了,没有因果关系啊,梅哲仁套起了话:“造潜艇用单晶银?现在不是用磁流体推进吗?”

  胖老小子得意了:“是磁流体推进,不过升级成了超导磁流体推进,还使用了超空泡效应。”

  有些意外,梅哲仁继续追问:“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了?南岭基地不是刚投产吗?”

  张维南的笑容像偷到了鸡的肥狐狸。

  “新的质子交换膜只是更好而已,磁约束也行的,潜艇在海里不怕电磁压制,还是能用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只要不离开海水的遮挡就成,再加上电池容量的扩充,潜艇技术升级有五六年了。”

  梅哲仁纳闷了:“现在的潜艇不怕硅基人的反潜机了吗?”

  张维南的表情没变化:“也怕,不过比以前好多了,速度快了,电磁屏蔽更强了,硅基人都没有那么快的鱼雷,根本追不上,只能用反潜机大面积投放深水反潜炸弹。”

  接着他更得意了:“我们用了多模超导磁流体,可以全向机动,然后外壳的复合材料强度也提高了,潜艇的动作很灵活。”

  梅哲仁又不是小白,直接搬出学术破妄大法,将问题拖回到原点:“潜艇的电路用单晶银?好像也不必要啊?超导线圈?不是有石墨烯吗?”

  这次张维南不炫耀了,而是有些感概还带着庆幸。

  “石墨烯也实现不了常温超导,其它的合成超导材料也难生产,最难的是加压和散热,后来还是用回了单晶银,直接用液氦降温,然后依靠聚变堆的电力循环制冷,5n的单晶银不仅仅导体性能好,导热性能也好。”

  说到此处梅哲仁就贯通了:“把超导线圈的热量交换到潜艇外壳?加速超空泡的形成?同时还可以在潜艇外壳弄一层电离层,隔绝拖曵阵列的磁探测,好想法!”

  可他刚表达了敬佩,又想起这个套路似曾相识,于是他打算诈一下胖老小子。

  “怎么好像跟硅基人对战机的改造思路很像?不过他们用是用等离子体屏蔽。”

  张维南果然露出了惴惴的神色:“跟硅基人交战,还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