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9 跑跑卡丁车(第三章)_车神代言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连维修通道的出入口都非常窄,也就意味着从出口回到赛道上的车手,很容易就跟赛道上正常比赛的车手发生碰撞。

  如果出站时机没选好,连续遇到几辆赛车通过的话,可能出个维修通道就要浪费1到2秒的时间。对于F1赛事来说,这种毫无意义的时间浪费,简直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一点,就是在现有科技程度下,赛车模拟器并不能完美的模拟出在赛道上的真实感受。但是张一飞已经能体验到,颠簸并且高低不平的赛道,对于脊柱所带来的冲击。

  这时候对于悬架的调校要求就非常高了,越硬的悬架能获得更强的空气抓地力,这适用于高速赛道。而在低速赛道,会遭遇很多弯道跟倾角的时候,车速提升不起来,这时候空气带来的下压力就不够。

  于是车队都会选择调软悬架,来获得更多的机械抓地力,提高车手的过弯速度。

  英特拉格斯赛道虽然又窄,弯道看似也不少,但其实这条赛道有着两条长直道,并且有着很多高速弯道。然后低速急弯这些,都集中在赛道的三分之一区域中。

  这种赛道布局,相当于形成了两个极端,无论是选择硬悬架,还是软悬架,好像都不怎么合适。不过正常情况下,车队都会做出取舍,高速路段占据多数赛道,就选择偏硬的调校方案。

  但是英特拉格斯赛道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出取舍的了,粗糙的路面对于车手身体压力非常大,硬悬架的颠簸可能一两个小时的比赛下来,加上高温潮湿的气候,车手真不一定能扛住。

  这种扛不住并不是常规意义上那种虚脱,身体不行要退赛什么的。而是对于F1这种高强度跟高精度的赛事来说,身体跟精神状态稍微差点,可能就要被对手给碾压。

  F1是一项非常吃车手状态的赛事,车队必须要考虑到车手的身体接受情况。

  选择软悬架能缓解一些颠簸,对于车手身体压力要小点,但是速度上又没有硬悬架快。所以这就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就连张一飞自己都不好做出决定,车队的却舍就更难了。

  很难考虑的事情,张一飞就干脆不去想了,这种事情就交给车队策略组去权衡烦恼吧。反正他们到时候给出什么方案,自己上去跑就是了,有问题也是车队策略组的锅!

  模拟器上跑了几圈后,张一飞突然感觉这条赛道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理论上来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巴西,更是第一次接触英特拉格斯赛道,上辈子连国都没出过几次,这种熟悉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疑惑了一段时间后,张一飞突然想起来了,自己后世玩过一款名字叫做《跑跑卡丁车》的游戏,里面不就是有张英特拉格斯赛道的地图吗?

  只是当时谁也没有去探索,那张地图为什么叫做英特拉格斯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