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 练习赛质疑_车神代言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件、以及悬架系统等等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校跟改变。

  一旦确定好车辆的调校数据后,第二场练习赛就是重载油的长距离测试,来验证之前的赛车调校是否完美,以及各种硬度的轮胎寿命,以供策略组考虑什么时间点进站换胎。

  第三场练习赛,基本上就是纯粹的测试轮胎了,毕竟F1赛事里面最大的战术策略,就是进站换胎的调整。

  一场F1赛事,需要通过三场练习赛,来确定比赛时候赛车的最终数据。但是澳岛F3赛事,只给了半个小时的练习赛,让车队进行赛车基础调校。

  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一方面是F3赛事不需要进站换胎,自然那些关于轮胎的练习测试可以省略。

  另外一点还是封路成本问题,这种国际旅游大都市,长时间大范围的封路,实在是一件很影响交通的事情,需要找到一个最佳收益点。

  所以经过澳岛当局的计划,把赛事过程压缩在两天时间,这样既能吸引足够的游客过来观战,又能把封路的影响给降到最低。

  这种收益计算带来的后果,自然就是对于比赛时长的压榨。毕竟单纯一场F1赛事都需要三天,澳岛搞三场不同类型赛车,却只需要两天时间,简直都被榨干了!

  不过也正因为练习赛时间紧张,所有车手都尽可能的把控住这点时间,来发现赛车调校数据上面的一些问题,等回到维修站换胎的时候,还有一次微调的机会。

  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搞事情的,并且练习赛猛如虎,跑个第一也没什么意义。

  就连一向在赛道上喜欢激进的张一飞,这次练习赛都没有搞事情,有些车手超车过去,他也没有选择超回来,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感受这一辆新F3赛车的特性。

  毕竟相比较其他有车队支持的车手,张一飞的赛车调校,完全是靠着科塞尔的经验调校出来的,并不是根据赛道数据量身打造。

  这也是为什么,越高级别的方程式赛车,都是以车队的形式存在,而不想卡丁车、初级方程式那样,还有着大量的个人付费车手。

  就是因为对于技术支持的要求太高,单单一个赛道历史数据,就能难住一大片的个人付费车手。所以张一飞没有在练习赛上面肆意妄为的本钱,他必须要把赛道数据,通过口述跟赛车上面的传感器,让维修站的科塞尔得到最准确的数据。

  不过相比较张一飞,科塞尔才是最忙碌的人,他的目光死死的锁定环形屏幕上的各种赛车数据,来确保自己的赛前调校,是匹配东望洋赛道属性的。

  如果哪一个弯道张一飞的速度或者是操控出现问题,那么科塞尔跟山本右京两个人,就要在短短时间里面找到问题,并且记录下来做出修改,等到进站换胎的时候。抓紧时间进行微调。

  “科塞尔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