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皇帝也发愁 (加更一章)_这个大唐我来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个后世人,又在求学生涯中博览群书的大学生,霍子玉自然是深深理解霍仙鸣的意思的,要建设一个国家很难,但是要破坏它就容易多了。

  不过,霍子玉还是微笑着说道:“阿公也别太担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霍仙鸣闻言,心下自是了然,想起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对自己这个侄孙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这个从小就和自己侄子霍传宗长得几乎一样的孩子,真是霍家最大的骄傲,也无愧自己和李泌损折寿元为他增加气运了。

  想到后续的问题,霍仙鸣笑道:“子玉,你还记得你师父李相爷去世之前怎么叮嘱你的么?”

  霍子玉点头道:“记得,稳!”

  霍仙鸣点头道:“是的,大唐虽然内忧外患这么多,但是大唐短期内还是气数未尽,你做事不必太急,稳着来,就不会有大问题的。”

  霍子玉点头道:“孙儿谨记。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个人生病尚且如此,一个国家要去除病灶更不能急于一时。”

  “哪来的俗语?我活了快六十年,怎么没听过?”霍仙鸣笑问道。

  薛涛笑着说道:“阿公别见怪,子玉老是自己创造一些俗语,说什么‘俗话说’,其实都是他说的,咯咯咯”

  “哈哈哈哈,不过子玉说的这个倒是在理,人嘛,病来的时候都是很突然,但是养病祛病却需要很久,越是着急乱治,病情反而会加重。”

  霍子玉此时心里奔过一百头羊驼的感觉,看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俗语在中唐还没出现,不过自己这么一说,这话以后要流传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霍子玉来到大唐后已经十分谨慎了,首先是不能提及后世一些如今没有被提及的先进科技,后续一些中唐诗人的诗词也不能引用,杜甫的诗文更不能提及,但是不少谚语、俗语、歇后语却大多无法考证出处,说出来就要做好此时还没出现这俗话的情况,进而接受大家的一番惊叹与恭维,霍子玉已经有些适应这种情况了。

  就在此时,霍东来报:“下雪了,下雪了!”

  霍仙鸣笑道:“走,出去院子里走走,赏赏雪。”

  霍子玉和薛涛纷纷赞同,于是三人披上外套,从暖室走了出去。

  借着府内的烛火与漫天烟花可以看出来,雪下的还挺大,只是此时雪刚开始下,还是圆点一样的小颗粒。

  后世管这种雪叫“粒雪”,霍子玉所在的后世,皖北和豫东一带都叫这种雪叫雪长籽,一般是气温骤降导致降雪初期才下,时间稍长,就是多边形的晶状雪了。

  几人走在小花园里,霍子玉忽然想起来一个典故,笑道:“我记得古籍《世说新语》里记载过晋朝一件趣事,说有次下大雪,谢安考较子一辈用一句诗来写雪,谢朗率先开口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