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1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心吧,绝对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

  有奖励,“……高爵重禄,朕岂遐遗。尚摅忠义之诚,共赴功名之会。”

  高官厚禄都等着你们,我绝不食言。只要你们都保持忠义之心,就可以成批量地升官发财得奖状!

  截止到这里,赵构终于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夺权程序,把三大军区从长官到士兵全体拿下。其行事目的,具体手段,都跟150多年前的那次著名的皇宫吃请相似。所以,很多史书都称赵构这段叫“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诚然,从目的性上说,这没错。真的很像。南宋籍此收回了兵权,再一次让军队为政党服务,从政权的稳定性上说,做得没错。

  但两者之间实在有太多的不一样了,根本没法类比。

  赵匡胤裁撤了符彦卿、慕容延钊、韩令坤等老一辈战将,手边早就准备好了曹彬、潘美等亲信,何况他本人就是无敌将军,一生保持不败战绩。可以说,那一次杯酒释兵权根本无损于北宋的战力。可这时赵构裁掉了韩、岳、张、刘,南宋还剩下了谁?

  更何况150余年前,赵匡胤只是举起酒杯稍微示意,立即周边所有军人全体驯服,不仅服从,而且从心里往外地感恩。

  赵匡胤开历史之先河,于五代末期时以不流血的方式交接权力。这是伟大的勇气,伟大的仁德,外加伟大的强力才能成功地执行。

  反观赵构这次,事先开始算计、分化,安插内奸。之后骗人进京,连夜颁诏,先斩后奏,歪理正说,同时还派人下黑手,接管军区要害……这招数用得阴微卑劣,上不得台面,哪怕执行成功了,也和部下们结成了死仇,哪怕部下们不记仇,他自己都不安心。

  于是,才有后来的事。

  眼下三大将都开始就地上班了。他们谁都没搬来家眷,显得很渴望信的脱下铠甲,换上长袍,每天坐着轿子去枢密院坐板凳。

  这时大约是公元1141年,宋绍兴十一年的四月中旬左右,三位前大将、现任枢密大人神色平和,动作舒缓,面带微笑,显得非常的文人了,尤其是韩世忠和岳飞,两人角色转称得非常快,迅速把文官这一角色当出了独特的做派。

  韩世忠上朝,有顶很特色的帽子,准备地说是条头巾。该巾称作“一字巾”,据说以特殊手法缠在头上,显得与众不同。韩世忠每天戴着它上朝、下班,之后由几个亲兵陪着,在风景如画的早春时节的临安城里走走逛逛。

  心情很好的样子。每天里他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都看着他。他的一字巾装饰了临安城,有些人气得脸色发青……

  岳飞没有奇装异服,他一丝不苟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很大众似的混在文官丛中。如果一定要说他有哪些不同的话,那就是他有时会解开衣襟,披襟雍容,很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