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扁鹊见蔡桓公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面掉一粒米饭,汇集起来扔给基哥吃,都能把基哥吃出胰腺癌来!

  长安乃至关中地区最大的耗费,就是宗室与贵族们,也包括官僚集团,为了维持他们觉得“应该有”的体面,养了很多“不该养”的人。

  这样不事生产的人,几乎占到了长安总人口的15%以上,有二三十万人之多!

  某种程度可以看做是方重勇前世的“第三产业”。

  基哥确实知道前线军饷不是那么充足。

  但怎么说呢,现在陇右没打仗,那可不就能省就省呗。

  这一点方重勇看出来了,基哥也知道,兵部的官员,御史台的官员,多半也知道。

  这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没人提呢?

  因为根据“谁提问谁解决”的原则,有个变不出钱来的朝廷,里面做官的中枢官员们,对这些问题也只能装聋作哑。

  府兵改募兵,府兵番上改为长征健儿,代价就是海量军费,这一点没法避免。

  现在大唐边境总体比较平静,只是幽州契丹那边因为安禄山的折腾闹得比较厉害,所以军费自然是以幽州那边为最优先选项。

  此外裁汰龙武军,新建神策十二军,没有一处是不要用钱的。

  给谁又不给谁,都得看边军跟朝廷大员的关系如何,在边镇防御体系中的优先级如何。

  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

  哥舒翰派管崇嗣来长安拜码头,说明他是个聪明人。但知道路在哪里,并不意味着就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哥舒翰拜码头无门,就是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方重勇对岑参说这番话的时候,心中也是充满了无奈。

  “确实如此,安西都护府那边,其实也都是靠着西域那边……”

  岑参想说“走私”二字,却是被方重勇抬手制止了。

  “这次呢,伱写一封信,嗯,就给我父亲吧。直接给圣人效果不一定好。

  你就在信中这样写:陇右边境吐蕃人蠢蠢欲动,打算图谋不轨。安人军军使哥舒翰,打算假意献出大通城,诈降吐蕃人。

  然后里应外合,打吐蕃人一闷棍。

  大通城往北可通大斗拔谷,从而进军河西。

  往南可攻鄯城,进而威逼陇右节度使所在的鄯州。相信这个诱饵吐蕃人会非常感兴趣,拒绝的可能性很小,最起码也会派兵来试试水。

  安人军已经两年未发冬衣,此番哥舒翰便以唐国克扣军饷,士卒不服欲哗变为由诈降。

  吐蕃人一查就知道此事非虚,必定信以为真。

  所以此战胜算颇高。

  最后在信上强调,请我父亲与圣人商议此事,派得力干将来陇右主持大局,一战打掉吐蕃人的嚣张气焰。

  杜希望年迈体弱,临阵恐有意外。他若亡故必定影响军心,所以请朝廷务必换上年富力强之人担任陇右节度使。

  此诈降之计就算不成,唐军亦是没什么损失,将来对吐蕃亦是可以徐徐图之,无伤大雅。”

  方重勇一口气说完,让岑参震惊得无以复加。

  皇天在上,什么叫干涉朝政,影响中枢布局,这大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岑参吞了口唾沫,有些迟疑的问道:“这样真的可以么?朝廷看了这封信以后,真会撤换杜希望?真的会补齐安人军的军饷么?”

  他实在是很难相信,中枢朝廷会被方重勇一人牵着鼻子走。

  “安人军的诈降变成了真降,试问中枢哪个官员可以承担这样的责任?”

  方重勇理直气壮反问道。

  岑参缓缓点头,这一点他非常认同,没人敢在这种事情上担责,拍板的必定是李隆基本人。

  不得不说,方重勇这招以退为进,非常精妙。

  他伪造一个“哥舒翰诈降”的计划,朝廷中枢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配合“哥舒翰”,在陇右大打出手,对吐蕃人实施一场规模巨大的围歼战;

  要么安抚安人军,补齐欠了两年的冬衣。

  而要配合这个军事行动,陇右地区就要调动很多军队,如此一来,朝廷必须把陇右边军拖欠的军饷全部补齐,至少是要补齐很大一部分!

  乱世的时候,皇帝都知道要不差饿兵!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