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皈依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之道。佛教的总体,便是僧三宝。

  实际上,皈依的倾向,固应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宝开始,皈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城的大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皆有,由于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皈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只可供人暂时歇脚的处所,绝对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则便像骑著泥牛过河,刚下水时,或可有些安全的错觉,一经下水,泥牛自身难保,岂能供人作为渡河的工具呢?

  皈依的性质

  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

  佛宝是指己而至福德、究竟的人。

  法宝是指修行的方法和道理。

  僧宝是指正在修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

  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但皈依后不论在心态、习惯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龙天来协助、加持你。

  所以意志薄弱,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与信心。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著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的等第,是以所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八戒、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众生,除了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馀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皈依,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