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净土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应化身佛净土的性质不同,凡俗的众生是可以倚靠五力而往生于其中的。我们平时所说的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其实是指弥陀的应化身佛净土,并非指衪的报身净土或法身净土。极乐净土乃由弥陀的及悲心所变化生出,所以我们一辈凡俗的众生可以依靠五力的力量而往生其中。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及的兜率净土的本质,也是类似极乐净土的,只要具备五力资粮便可以顺利往生,并不限于已完全忏净的大圣者才可以达到。三种净土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把三者混为一谈,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条件了。

  要往生极乐净土之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对六道的出离心及对弥陀的。依传说开示,往生净土必须具备五力,即白籽力、熟习力、决力及断绝力。忏净罪障固然是修持者必须致力于进行的方向,但五力才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对弥塑造弥陀的圣像、持诵衪的名号或及念诵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有关的经典都是在积集于其净土的因。同时,对极乐净土生起希求,发愿往生彼土而得脱六道,及对阿弥陀如来的信心,这些都是往生于极乐净土的关键因素。

  净土修持法门实有其根据可行,兹於相关经典所论当修持之依据整理如下;(1)、若有男子慕道求仙。在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白日升天。《太乙救苦护身妙经》(2)、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齐戒沭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育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天尊言,讎人冰泮,冤家债主,自消自灭,孤魂等众,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轮回生死,出离,即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三官经》道教净土并非只有一途,但最为方便众生修持往生的途经乃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东方长乐净土法门。太乙救苦天尊愿力广大,化生无量。道教徒在晚课中诵持的《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中的十方救苦天尊即为太乙的化身,且每一化身都有一净土。所以道教太乙法门净土有十方,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天尊,永不退转,继续修持,最终圆成(详见《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关於道教十方净土和各净土天尊名号的描述)。

  弥陀净土简述

  弥陀净土最早兴起于西北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至晋宋时期受到了中国僧俗的高度重视和青睐。据《广弘明集》卷十五载,东晋初期,六家之一即色宗的支道林,尝命工匠造阿弥陀佛像,并撰赞文:此晋邦五末之世,有奉佛正戒,讽诵阿弥陀佛经,誓生彼国,不替诚心者,命终灵逝,化往之。彼见佛神悟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