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死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当精勤修诸善法。又恳切叮咛:早求解脱此没在生、老、病、死大海中的假名之身。另于《杂阿含经》卷二二也说:佛以正直、平等、寂默、法想、惭愧、智慧、等八法,称为出离生死的妙乘。

  若以一生的生命而言,对于许多人尚不一定构成苦海的联想。为求生存,固然有辛苦,生存的事实,却不一定经常在苦痛之中;人人虽都有病苦的经验,但是经常抱病的人,毕竟是少数。人人虽都有衰老的可能,却有不少人在未老之时便死了;也有人是晚年,返老还童,无病无痛,最后无疾而终的。可是,若人对生命体验到无法作主的最极处──生不知因何理由而生?活著不知为了什么目的而活?临死之时,又不能自由选择时间;不论对这世间是充满了眷恋,或满心的忧怨,于生死之间仍不能自主,总免不了是一桩最大的遗憾。

  如果已经信了三世六道轮回之说,则知生是业力所牵,死则受业果所引,虽然贪生怕死,却必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愿生的环境,却非生不可,不愿死的时间,又非死不可;不希望遇到的事,常常遇到,希望遇到的事,偏偏求之不得。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自己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一点,亦无济于事。这便是每一个众生的生死行程,仿佛一条前无开始、后无终点的历史长流,所以称之为苦海。

  死亡何时会发生,没有人知道;因此,知道它会来临,但是不必忧虑死亡的事实会在何时发生,只要是活着的一天,就珍惜生命,尽自己的责任,努力奉献。

  各辞典对生死对解释《佛学大辞典》的解释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退没名死。

  《名词白话新解》的解释

  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卷八,举出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以有漏的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对于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

  二、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的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此外,《显识论》有四种生死之说,《摩诃》有七种生死之说,此处从略。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