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生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阐提行,是名邪见。要转邪成正,就要修习八正道,即八种求趣的正道。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名称,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的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的二边,趋向中道法门的,即指这个八正道。

  ,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知自证,成就佛道。

  正思惟,又叫正志、正分别等。不生欲觉、恚觉及害觉,即我们意业保持清净,没有过分的贪求,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心平气和地为大众服务,更没有整人害人之心。

  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业,有所言说,即与道相应,与善应。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以正确的方法来养活自己。

  正,又作正方便、正治等。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有的人说我们佛教消极,那他是不知道佛法,愚昧无知的结果。佛陀教导我们要精进地生活,不要。

  ,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观法。

  正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修习初禅乃至四禅。

  (三)转染成净

  佛教的人生观,就是首先要学人天乘的善法,再进一步修解脱行,也就是转染成净。染就是染污,指我们内心的染污、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中说,之法为不净品,涅槃之法为净品。现在社会上搞环保,为什么搞环保呢?就是近年来,环境污染重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导致生态不平衡,给地球带来很多的灾害。在佛教来讲,首先污染的是内心污染,内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假若内心不污染,环境就会干净,生态就可以保持平衡。所以佛法的环保工程是治本,从心理上根治污染。当然,要标本兼治,但首先要治本。内心有污染的就是凡夫,没有污染的就是,所以转染成净,就是一条作祖之路。

  由于人们烦恼重、无明重、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只见眼前(的利益)不见未来、只看到自己这个空间没有看到他人的空间,处处损人利己,造成很多不应该的染污现象。所以我们佛教,除了做好人之外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求得三业(身口意)清净。内心不起烦恼污染,口业清净,就是语言干净,身体当然也不会有过激行为,更不用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