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今日说法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目光下提问,不免有些忐忑,一时无人尝试。

  “贫僧有一疑问,空想佛友可否替我解惑。”

  就在旁观的莲花寺弟子担心冷场之时,人群中一只手高高举起,徐胜定睛看去,发现是一名陌生的和尚,推测是外地而来,并非莲花寺弟子。

  他没有担心对方故意找茬,当下拈起一朵花瓣,运转梵天轮指的法门,屈指射出,花瓣带着金色长虹落入提问僧人的手中,既聚焦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又令提问者心中一凛,这等举重若轻的技艺,可见外界对侠僧在武艺上的称赞绝非虚捧。

  不过,提问者本来就没有捣乱的心思,并未生畏,用洪亮的嗓门开口道:“敢问侠僧,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徐胜不假思索道:“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再问侠僧,何为佛宝?何为法宝?”

  “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提问的和尚原地思索片刻,缓缓点了点头,双手合十,躬身拜谢道:“多谢侠僧指点,贫僧之惑已解。”

  他正要坐回去,徐胜又道:“佛友已解开疑惑,但在场的其他施主未必明了,还请佛友告知他们你的答案。”

  和尚愣了一下,旋即想到,莫非对方并不相信他,故意用此法来考验他是真的知道,还是假的知道。

  心中顿生不满,但面上不露分毫,反而以坦荡之姿应对,昂首道:“修行如果不在因地上用功,不知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来澄浊、解结,一旦遇到境风,烦恼遇缘而生,就易起退心,若能依教观心,安住中道实相,则能圆成无上菩提。

  “罪性并不是一个实有,它既不在心内,又不在心外,它是心的幻用,其性本空,觅之不可得,正如人之心性本空,却能生万法一样,佛法原来是不二的,并非在心之外另有一个佛与法。”

  这番解释自然比之前的问答要容易懂得多,虽然依旧有些拗口,但四谛郡本就佛法盛行,兼之来参加法会的听众多少有些佛法底子,因此一言开释者不在少数。

  “多谢法师解惑。”

  “大师的问题问得好啊!”

  “不像是莲花寺的和尚,莫非是金刚寺的高僧?没想到就连外寺高声也来听侠僧说法。”

  没了灵能禁音,坐在和尚旁边的人们纷纷向他合掌致谢。

  和尚先是茫然,旋即心灵一动,抬头看向高台,发现徐胜正手拈花瓣,嘴角带笑地望着自己,恰如当年“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他心中豁然开朗,半是惭愧,半是感激道:“多谢侠僧指点,贫僧受教了。”

  徐胜哪有这般七巧玲珑心,只是觉得这和尚提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bqe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